if (是否為但書(狀況)){
斷網封話鎖IP()
else{
網路自由()
}
Boolean 是否為但書(狀況){
return 主管機關. 認為(狀況)
}
撰寫程式其實不難,但麻煩的通常是「if」裡面的東西─邏輯建立與確認。今天如果程式被告知問題,通常都是「if」裡面的邏輯與期望不符。在這裡,「主管機關」與「認為」的實作,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很多時候都是與網路使用者或是人民相反的。也就是說,這個程式如果真的下去運作還蠻容易導致系統崩壞的。 而且更甚至有時候連「是否為但書(狀況)」的實作我們都不知道,可能根本不是「主管機關. 認為(狀況)」,而有可能是:
Boolean 是否為但書(狀況){
if(晴天)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針對於政府這一連串的動作,如果說是有高層高層高高層下令想要控管人民的行為,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就我所知,我們的高層高層高高層政府官員還沒有將世界和平、台灣治安、人民安全視為己任,仍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考慮,例如經濟問題。如果是單位間的刻意合作也不太可能;因為就我所知道的,政府單位之間的合作,也不會這麼密集與頻繁。所以我比較傾向於認為:其實這些動作真的是一直在進行,然而我們都不太知道。沒錯,我認為是媒體刻意去找出來、加以放大的。剩下也是有相關的,應該還有警察、警政單位吧。
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天之內,應該還會有相同的新聞出現。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時候與其去討論媒體行為自律,倒是希望媒體工作人員找找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政府機構也是在這樣玩。當然不能否認,許多執行單位他們之所以需要干涉網路自由,真的是基於他們的職責考量。這些執行單位有些真的是在為了世界和平、台灣治安與人民安全而努力,只是有時候,真的很怕這些法律就這樣被爛用,畢竟天子犯法是沒有與庶民同罪的。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學經濟學的時候,曾經討論一個議題,就是一個經濟市場應該是完全放任比較好(自由經濟、資本主義),或是計劃經濟(共產主義)比較好。那時經過一番很複雜(而且我也忘了)的推論,結論是採用混合體制會是最好─自由經濟但是有限度的控管。不過這種所謂的採取中庸作法的態度,永遠會有一個問題─平衡的拿捏,這個是連孔子(就是最早提倡中庸之道的傢伙) 也搞不定的問題。
我們的網路自由是否快消失了?我想還是言之過早,但是我知道如果不做些什麼事,這會是漸漸發生的狀況。各位讀者覺得呢?
參考:Wiki 市場經濟(自由經濟), Udn 聯合新聞網, ETToday 東森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